作者: 焦同帥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02-01 09:43
1月30日,星期六,在鄄城縣陳王街道龍堂寺行政村村委會里,20多個孩子穿著統一的紅馬甲,在志愿者老師的帶領下,認真地寫著作業。
“老師,這道應用題怎么做?”“老師,這個字我不會讀?!薄瓕懽鳂I時,不時有孩子遇到難題,老師逐一幫他們解答,忙得不亦樂乎。
龍堂寺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張繼文告訴記者,這是村里舉辦的育苗公益課堂,共有9名志愿者老師,都是本村村民。育苗公益課堂除了給孩子們輔導功課,還開設了書法、繪畫、傳統文化等科目,周末時,本村和周邊村的孩子都可以免費來上課。
龍堂寺行政村村民大多外出或在周邊務工,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照看,多數孩子家長都面臨著“周末孩子無處去,功課沒人輔導”的焦慮。針對這一難題,張繼文發動村里的退休教師和書法愛好者任勝記,幼兒園老師邊紅芝、任燕霞等人,于2020年暑假在村里成立了育苗公益課堂,為很多家長解決了后顧之憂。
張繼文告訴記者,其實在2019年,村里就有了公益課堂,但那個時候村兩委辦公條件差,招收孩子有限。志愿者老師只有邊紅芝一人,每逢周末帶著村里的孩子們誦讀傳統文化,沒有開設別的科目。
2019年4月,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的楊健被派駐到龍堂寺行政村擔任“第一書記”。楊健協調申請資金35萬元,給龍堂寺行政村村委會建起了兩層辦公樓,同時還配備了空調、桌椅等辦公用品。
“通過村兩委成員協商,我們把會議室臨時當作公益課堂的教室,周末時間給孩子們上課?!睆埨^文說。
張繼文還告訴記者,鄄城縣關工委專門在村委會設立了一間辦公室,倡導村里的老黨員、退休老教師,發揮余熱,做好“關愛下一代”工作。
“我是一名退休教師,村里還有4名退休教師,我們都加入到了育苗公益課堂,做起了志愿者老師。”張繼文說。
任勝記是一名書法愛好者,也是一名老中醫。當村里的育苗公益課堂招募志愿者老師時,他積極地報了名,利用自己的特長教孩子們書法課和傳統文化。
“關愛下一代人人有責,作為村里的一份子,我有義務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出一份力。”任勝記說。
任姝妤和任煜姝是一對姊妹,父母平時在外打工,兩人由爺爺奶奶照顧,每到周末寫作業的時間,她們70多歲的爺爺任勝朝就犯了愁。姊妹倆遇到了難題,也只能先空著,到學校再請教老師。
“這下可好了,送到育苗公益課堂,孩子的作業難題全解決了。在這里還能學書法、畫畫、傳統文化,更重要的是,孩子在這里還學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,懂得孝敬老人,在家也幫著做家務。”任勝朝說。
邊紅芝告訴記者,育苗公益課堂有16項修養規范公約,其中包括學會感恩、樂于助人、對于擁有的一切有一顆感恩之心等。在教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同時,還教會了他們如何做人。
為了寓教于樂,龍堂寺行政村村委會拿出了1000多元錢,買了籃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跳繩等健身用品。下課后,由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運動。每到課間時分,孩子們的歡笑聲就會飄蕩在村委會的上空。
記者 焦同帥 通訊員 劉永霞